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03
    / 04
    3月26日,超纯矿物新材料学术交流会在三门峡举行。全国超纯矿物新材料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开展深层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融合,共同推动超纯矿物新材料“卡脖子”难题取得快速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地球科学学家、矿产勘查学家成秋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家胡瑞忠等专家学者通过视频或现场作专题报告。三门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建玲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地质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王金亮,副院长刘中杰出席会议。赵建玲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三门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坚强领导下,锚定“原料变材料、材料变器件、器件变装备”转型路径,创新驱动迈出新步伐,产业转型展现新优势,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正加快打造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希望与会各方深入对接、深化合作,共建更多高能级平台、招揽更多高水平人才、转化更多高质量成果,为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本次交流会由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筹)主办,河南省地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14家单位联办。交流会现场,专家学者围绕超纯矿物新材料资源评价、加工利用和检测分析等技术深入研讨,碰撞思维火花,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聚势赋能。院科研部、办公室、黄河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03
    / 04
    3月28日上午,太和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建华一行来局走访交流,局党委副书记、局机关党委书记宋长兵与陈建华一行围绕定点帮扶、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交流中,陈建华介绍了太和县经济发展情况,并对省煤田地质局一直以来给予太和县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特别要感谢的是,10年来,省煤田地质局先后选派了7名驻村干部赴太和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另外还选派了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委挂职,为助力太和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宋长兵对陈建华一行来局走访交流表示欢迎。他指出,多年来省煤田地质局与太和县保持着良好关系,希望局县双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深化合作。省煤田地质局将认真履行帮扶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共同推动太和县在皖北发展中走在前列,共同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力量。太和县政府、县卫健委、县中医院及本局机关党委、规划发展处、党政办公室等有关同志参加交流。...
  • 01
    / 04
    近日《四川省成矿区划报告(2025年度)》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四川省地调院作为核心技术支撑单位,院属综合所对全省典型矿床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总结我省区域成矿规律;院属大数据中心通过融合地质理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成功构建了人工找矿智能平台,开创了矿产资源预测的智能化新模式,标志着四川地质找矿迈入“数据驱动、智慧勘查”新阶段。该项工作以“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运用“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预测思维,以成矿区带、矿种为主线,首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方法开展找矿预测研究,初步划分161个成矿远景区,圈定36处找矿预测区,优选44个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勘查区块,提出找矿工作部署建议,为我省矿产勘查“十五五”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我院将聚焦“十五五”找矿突破科技支撑需求,围绕我省锂、稀土、铜、金等战略性矿种,充分收集各类地质数据,对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开展研究,训练找矿预测大模型,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为更好服务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01
    / 04
    近日,我院凭借雄厚技术实力和优质服务方案,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的“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210m至-450m范围9#煤补充勘探”项目迎来重要进展——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此次评审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本项目作为邢台矿深部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工程,具有三大地质目的:一是提高9#煤层资源储量的可靠性和精度,为矿井资源接续提供保障;二是查明深部地质构造和灾害地质因素,有效降低开采风险;三是优化矿井设计方案,指导后续生产接续安排。在评审会上,项目负责人就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汇报。评审专家组对施工组织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顺利通过评审。下一步,我院将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安排,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开展勘探工作。全体技术人员将继续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传统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四特别”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推进项目实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 01
    / 04
    中集大厦总部项目地下连续墙顺利合拢2025年3月24日,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由中煤江南佛山分公司承建的中集大厦总部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地下连续墙工程实现高精度合拢。中集集团公司、中集产城公司、合创工程顾问公司、中煤江南佛山分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出席合拢仪式。中集大厦总部项目拟建一栋楼高265米53层办公楼,地下4层,基坑深度23.5m,基坑支护采用地连墙+四道支撑的支护形式。因项目紧邻两条地铁线路,施工风险高、环境制约严,地下连续墙施工直接影响项目基坑安全,更关乎地铁运行和周边地下管线安全。项目部深入贯彻中煤江南项目“六大管理模式”,一方面,加强风险管理,深入勘测地铁周边地质环境,编制包括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地铁监测和地铁安全应急救援等系列地铁安保区内专项施工方案,确保风险可控;另一方面,落实科技赋能,推进《复杂地层邻近地铁深基坑变形控制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顺利攻克施工难题,确保了安全生产。中集大厦总部项目地下连续墙的合拢,为后续工程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煤江南将继续秉持“勤于创业、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企业精神,在深圳前海这片创新热土贡献央企力量。...
  • 01
    / 04
    3月25日,勘查研究总院(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DeepSeek应用学术交流会顺利举办。会议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伟进行授课,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德高出席交流会,党委委员、副院长谢志清主持会议,其他班子成员参加会议。陈伟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DeepSeek的煤矿大模型应用”的报告,围绕大模型的发展历程、DeepSeek基本概念、DeepSeek通用应用方法、DeepSeek与其他技术结合应用、DeepSeek项目书写作辅助、DeepSeek在煤矿领域应用六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报告内容既有前沿理论、又有具体操作层面的详细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助力煤炭地质领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本次培训紧扣行业趋势,聚焦DeepSeek大模型在煤矿领域的落地实践。进一步加强了总院地质信息技术应用,深化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矿山地质领域的融合创新,探索了基于DeepSeek平台的矿山地质大模型应用前景,推动了广大职工在“人工智能+”“地质大数据”“AI+地质”方面的研究。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下联动方式召开,总院全体职工参加本次会议。...
  • 31
    / 03
    3月27日四川省地调院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在成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党委书记、院长蒋俊中测院党委书记、院长周传军出席并致辞根据协议双方将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立足自身技术优势与资源禀赋,重点围绕地质测试技术与标准制定、资源环境领域支撑服务、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技术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与生态文明建设。➤仪式前,周传军一行参观了省地调院陈列室。中测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杰斌、陈世超;省地调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邓霜岭、胡斯宪及双方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
  • 31
    / 03
    3月25日,勘查院副院长马迅、总工程师李绪慧一行赴北良屯稀缺煤资源普查地震施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我院一行首先来到北良屯项目地震勘探施工现场,查看了正在施工的D4测线上的施工情况,了解了施工进度,在项目部查看了单个物理点监视记录,并向项目组人员询问了地震勘查数据采集情况。李绪慧指出,首先按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也要时刻重视安全生产,并强调必须高质量完成地震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北良屯区稀缺煤资源普查项目为我院在省自然资源厅立项的重点找矿项目,前期通过二维地震勘探施工,获取勘查区地下煤层赋存状况,为钻探孔位的布置提供地质依据。本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我院将与各单位紧密配合,通力合作,积极推进,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 31
    / 03
    近日,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江苏远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通过2024年省级“绿色工厂”认定。“绿色工厂”是指实现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是国家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远方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制造理念全方位融入公司产业链条,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率先贯彻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公司绿色发展,助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根基。公司锚定绿色智造赋能地勘装备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展“绿色工厂”认证工作,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绿色管理,提升清洁生产能力牢固树立标准化管理意识,建立科学规范的绿色工厂管理机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质量管理体系、国家安全中心产品认证等多项体系认证,实现产品全流程生产标准化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各项法律法规,构建完善“三废”排放管控机制。从源头把控,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设计以及产品制造等全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绿色环保标准,最大程度降低“三废”产生量,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与有效处置。绿色能源,优化生产用能结构响应国家绿色能源政策,大力推进太阳能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高效能源利用工作。安装1.85MW分布式光伏电站,成功实现了以“绿电”助力制造减碳目标。据统计,2024年累计发电量达到150.2万kWh,有效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优化了公司的用能结构,为打造绿色发展新格局注入了强大动力。节能助力,降碳技术效果显著通过对部分高能耗设备加装变频控制,电耗指标逐年降低,效果显著。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有效降低液压机非工作时间用电频率,减少电力损失。改造3台液压机后,监测年耗电量较改造前减少9万度。按每消耗1度电约等于0.82千克二氧化碳排放计算,预计每年减少73.8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未来,远方公司将持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强化绿色智造核心能力建设,擘画地勘装备绿色发展新蓝图,努力打造低碳发展新引擎,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央企力量。...
  • 31
    / 03
    近日,地质集团中煤地生态中标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矸石处置 EPC 总承包工程项目土建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分包项目。上榆泉煤矿矸石处置EPC总承包工程旨在构建一套煤矸石制浆充填综合治理系统,通过创新工艺流程将地面洗选矸石回填至井下采空区,公司此次承担矸石运输、破碎、磨粉、制浆、泵送及供配电、给排水等配套设施的建筑与安装工作,计划工期180天。该项目的实施可实现煤矸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治理目标。此次中标彰显了聚焦生态地质主业,服务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强劲实力与突出优势。目前中煤地生态已针对工程工期紧张、施工复杂等特点,提前做好技术筹划和施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