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16
    / 07
    7月7日—9日,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安徽合肥分公司审核组组长刘汉荣及组员一行三人,对三队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监督审核。期间,审核组对三队管理层进行访谈,并通过会议面谈、材料查阅、现场走访等形式,对三队工程安全部、地质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地质测试中心、许疃煤矿2025年地面地质钻探工程项目进行严格审核,重点检查了内部体系、项目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7月9日上午,审核组在三队机关二楼会议室召开外审反馈会议,就审核情况进行了通报。审核组充分肯定了三队一年来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审核组组长刘汉荣现场宣布三队管理体系满足审核准则,同意保持认证证书。会上,队党委委员、副队长程晋作总结发言,对审核组严谨专业、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表示将严格按照审核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立行立改;进一步加强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提升职工对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认知和执行能力,让体系要求真正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业务流程中,保证三队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 16
    / 07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以下简称“五队”)认真贯彻局党委"113388"发展战略和思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大力开展“找矿突破攻坚行动”和“绿色低碳服务增效行动”,全队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实现合同额与到账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在能源资源保障、生态保护修复、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交出亮眼“期中答卷”。聚焦主责主业 扛牢使命担当坚决扛起能源安全使命,五队承揽了国家能源集团涵盖煤炭、矸石、水样及岩土力学等共计6400余件样品的检测项目,为精准评估蒙东地区煤炭开采条件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持;高质量完成呼图壁白杨河矿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案编制工作,该方案顺利通过14个矿区总工程师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核,为后续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新签订碳核查检测服务合同20份;完成岩矿样品检测1700余件,检测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累计完成测井3.7万米、电法物理点2.5万个,三维地震物理点1.5万个,钻探进尺7431米,地质编录3万米,提交各类报告13份,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深耕生态保护修复领域,中标“山东同泰能化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泰安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监督性监测项目”,高效完成威海市荣成市、济南市天桥区等4县区土壤“三普”内业测试省级验收工作,实施宁阳县土壤污染调查项目,为地方环境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在防灾减灾领域,承接山东新铁丰托辊项目地灾评估等5项城市地质工程,完成东阿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肥城老城片区压矿评估,实施山西省临汾市古县煤矿采空区及积水范围探查项目,为矿山安全生产筑牢安全防线。强化创新驱动 夯实发展根基以科技赋能激发新质生产力,顺利通过CMA换证和资质扩项评审,开展了实验室“6S”标准化建设,通过优化实验室环境、规范操作流程和提升人员素养,实现高效、安全、整洁的实验室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开发部署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在线监控系统”,目前均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向省发改委提报了“煤系战略矿产勘查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一勘探项目获山东省地质科学技术二等奖,一科研项目获山东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三等奖。人才引育成果丰硕,5人入选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一青年人才获省青年地质科技奖,一职工荣获省直机关第四届青年理论学习表现突出个人,选派的“四进”干部获省“四进”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齐鲁能源工匠”孙洪宾受邀到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作专题学术报告,创新性提出“融合激光光谱与AI算法实现井下原位检测”的工作思路,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拓展服务维度 赋能区域发展专业赋能守护矿山安全,与济南市平阴县5家矿山企业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为济南市3家矿企开展了应急救援与应急演练综合培训;24小时响应贵州煤矿透水事故调查,彰显地质尖兵担当。乡村振兴注入地质动能,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无偿为泰安市新泰市后高佐村实施找水工程,解决了村民用水难题;完成宁阳县东疏镇砂石资源核查项目,助力地方资源规范管理。海洋地质开拓新局:走访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置中心,对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围绕海洋和沿海地区环境监测、新污染物检测、地下水环境调查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积极探索合作模式,为服务海洋强省建设储备技术力量。服务新能源勘探领域持续发力,精准定位济阳区地热供暖项目4口井位,服务新能源产业园勘察建设;实施山东泗水300MW/12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前期勘查,主要通过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手段查清地质构造、岩石力学性质等,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后期详细勘察提供技术支撑。深化开放协作 锻造品牌优势积极拓宽发展半径,战略合作版图持续扩大,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一三队、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辽河物探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济南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队领导带队先后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山东省第三地质大队、山东建筑大学等等地勘单位、科研院校深化技术交流,达成合作共识。发挥各自优势,与新疆工程学院共建实践基地,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吸纳2名少数民族学生参与项目施工。聚力打造“打造检验检测权威—山东煤田实验中心”“井中定乾坤—山东煤田数字测井”“黔疆同勘”三大特色品牌,以品牌效应驱动市场竞争力提升、技术引领力增强与区域影响力扩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16
    / 07
    近日,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其中大中型25处。重要矿种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黑龙江省发现全省首个特大型铀矿;在河北省兴隆县,新增铷资源量337万吨,达到特大型规模,进一步巩固我国铷矿优势地位;在河北省隆化县,新增钴资源量2.7万吨,达到大型规模;在贵州省松桃县,新增锰资源量2285万吨,达到大型规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新增金资源量81吨,累计查明近百吨,达到超大型规模。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矿种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经初步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幅持续扩大。其中,社会资金33.59亿元,同比增长28.2%,占矿产勘查总投入的48.0%,表明企业投入矿产勘查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36.34亿元,同比增长20.1%。从矿种来看,锡矿、铝土矿、钨矿、铜矿、磷矿等矿种勘查投入同比增长50%以上,煤炭、铅锌矿、钼矿、金矿、石墨等矿种勘查投入也有不同程度增长。此外,自然资源部门加大了探矿权供给,2024年战略性矿产探矿权投放581个,创十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战略性矿产探矿权投放318个。...
  • 16
    / 07
    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智能无人系统发展论坛暨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在西工大友谊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军虎受邀参会并与西工大张艳宁副校长等共同签署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参与共建西工大智能无人系统创新联盟,全面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合作。西工大党委书记李言荣、校长宋保维以及何友、王耀南等院士和来自工信部、陕西省教育厅、行业头部企业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为进一步抢抓国家大力实施发展人工智能新机遇,集团与西工大签署校企合作共建战略协议,并与华为、科大讯飞等共同创建西工大智能无人系统创新联盟,旨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及科技成果转化。会议期间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任杨正辉博士被西工大聘为校外行业导师。未来,集团将以中国煤炭地质大数据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以建设创新联盟为契机,加强时空智能大数据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共启AI校企合作新篇章。集团科技质量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 14
    / 07
    近日,江苏局物测队提交的羊尖镇2024年度新增恢复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成果报告,顺利通过无锡市锡山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报告凭借科学严谨的数据、规范专业的分析结论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本次调查区域位于无锡市锡山区,涉及60多个拟复垦为耕地地块,总面积超1000亩。为全面、准确掌握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该队组织精干技术力量,严格遵循国家技术规范,系统开展调查工作。项目成员认真收集地块历史与周边环境资料,细致开展现场踏勘,科学识别潜在污染源与特征因子,并据此进行精准布点采样与实验检测。最终,团队成员基于详实的检测数据和专业研判,编制完成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此次调查是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战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千亩新增恢复耕地实施全面的土壤环境质量“体检”,为后续耕地安全恢复和潜在风险管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报告顺利通过评审,不仅科学验证了新增恢复耕地的土壤安全基础,也充分彰显了该队在土壤污染调查领域的专业技术实力和质量把控能力,为保障新增耕地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14
    / 07
    近日,广西地质勘查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地质灾害评估及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供应商招标中,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丰富的实战经验及前瞻性方案设计,从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供应商名单,实现了在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领域新的重大突破。作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领域的专业力量,广西地质勘查院深耕行业数十载,打造了一支涵盖地质、环境、生态等多学科的高水平技术团队,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先后在南宁、河池、百色、北海等地成功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成效显著,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广西地质勘查院将以此次中标为新起点,迅速组建由行业精英领衔的项目团队,全力聚焦区域地质安全提升与生态环境改善,以先进技术、科学管理、严谨态度为依托,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实施,为业主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地勘院还将持续加大在地质环境与生态保护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实践力度,积极探索行业发展新路径,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续写辉煌篇章。...
  • 14
    / 07
    7月10日,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宁平、副总经理何文欣、中煤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姜在炳一行到我局座谈交流。副局长王德祖、高小明,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业务技术部门同志参加座谈。双方介绍了单位情况,围绕瓦斯抽排采技术、煤层气勘查开发、矿井水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相互了解了各自的优势特色和业务需求,达成了信息共享、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意向。...
  • 14
    / 07
    7月9日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欣带队赴资阳市对接工作在与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规划、人才交流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双方一致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遵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在耕地保护、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地灾防治、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等领域加大合作力度,合力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期间,张欣一行到院属规划中心资阳市中心城区实景三维建设项目调研进展情况和安全生产工作,并看望慰问项目职工。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洪斌,以及双方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 14
    / 07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的彭阳县黄土塬千沟万壑,草木葱郁。一支60余人组成的地质勘探突击队集结于此,致力于保障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矿山安全生产。他们每天五点多就起床,吃完早饭后进入工区,顺着沟壑爬上海拔1500多米的黄土塬,认真布设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设备,探查矿山隐蔽致灾因素。这支突击队来自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突击队员带着近万个地震检波器进驻黄土塬,有序推进测量、打孔、数据采集施工,保障项目高质量实施。挑战黄土塬复杂地形“该项目所在区域是典型黄土高原地貌,塬、坡、沟全部涉及,地形起伏剧烈、沟谷纵横、断崖密布。塬上黄土覆层最大厚度超过200米,测区内有村庄、梯田、废弃窑洞、枯井、荆棘林等障碍物,给物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项目经理李梅栋说,“作为一支转战过祖国大江南北的优秀地质队,我们有信心干好这个项目。”物测队选拔经验丰富的技术、施工人员组成突击队,投入先进勘探设备,采用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施工。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开始前,技术人员对勘探区进行了详细踏勘,全面了解施工环境、施工条件、交通、地层特征、危险因素等情况。李梅栋会同技术骨干、安全负责人,结合以往地质、物探工作资料,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安排好人员分工和设备调运事宜,为实施勘探工程做好了充分准备。攻克野外数据采集难点“探明地下矿山的隐蔽致灾因素,就像医生给病人做检查,普通病症用X光,复杂病情需要CT扫描。”项目技术负责人孔令军解释道,“物探技术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结构简单、煤层埋藏浅的区域,二维地震勘探就能满足需求,但对黄土塬这类复杂地质条件,须采用更先进的线束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精准锁定隐患。”在地形条件良好的区域实施三维地震勘探,通常一个激发点布设一口炮井即可。为改善黄土塬地区地震波激发效果,解决信号能量不足的问题,需布设2—3口炮井,以实现更高能量的有效激发。同时,为有效接收目的层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信号,项目组增加了地面接收排列中检波器的数量,并加大了检波器的埋置深度。据统计,整个项目施工区域内,共布设测线88条,累计施工完成炮井近4000口,布设检波器接收点近3万个。由于勘探区域内存在厚黄土覆盖的山塬、黄土垮塌滑落形成的峭壁和陡坎,以及耕种农作物的梯田,施工车辆无法通行,所有仪器设备均需人工搬运至施工位置。“单个检波器重1.4斤,每人需携带二三十个,单日最高布设检波器1500多个。”检波器布设人员张帆说,“面对复杂地形条件、高强度高负荷的采集工作,没有一个队员叫过苦。”高质量完成项目30天里,突击队测量人员反复穿过荆棘林,放线班工人负重攀爬陡峭黄土塬,技术人员整理资料到深夜。大家充分发扬“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圆满完成该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内业专家通过对资料的处理、解释,形成地震时间剖面图、地震地质剖面图、煤厚度变化趋势图等成果,全面查清了黄土塬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我们将瞄准三维地震‘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发展方向,持续攻关完善黄土塬地震技术,为能源资源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李梅栋说。...
  • 14
    / 07
    近日,我队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在激烈的网上投标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煤矿综合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为我队在煤炭地质勘查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该矿作为区域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其地质条件复杂,隐蔽致灾因素众多。此次中标项目要求对该矿的地质构造、瓦斯赋存规律、水害隐患、采空区及封闭不良钻孔等各类隐蔽致灾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并编制科学、准确、详细的综合隐蔽致灾因素报告,为煤矿的安全开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此次中标不仅是对我队专业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我队在地质领域服务信誉的认可。我队将秉持“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和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报告编制任务,为煤矿的安全开采保驾护航,为地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地质力量。未来,我队将继续深耕地质领域,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为国家的资源开发和地质安全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