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30
    / 07
    7月28日,甘肃煤田地质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兰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晓军出席,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作衡与甘肃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卫雄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协议将聚焦甘肃省中小盆地油气以及煤层(系)气、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地质调查评价关键问题与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双方地质科技、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和基础资料优势,合作开展基础研究、选区规划、区块优选、勘查开发技术攻关以及资源潜力评价,促进调查发现、地质理论和工程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沟通对接、专项联络机制、资料成果共享机制。全面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和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协议签订为契机,着眼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聚焦发展所需、甘肃所能、央地所长,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围绕我省中小盆地油气以及煤层(系)气、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等关键问题与核心技术,联合开展基础研究、选区规划、靶区优选、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深度务实合作,推进地质理论和工程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提升油气基础调查水平和选区评价技术能力,力争实现新区新层系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找矿新突破,着力打造央地合作精品和样板工程,共同助力甘肃高质量发展。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晓龙,甘肃煤田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时玉祥、王德祖、高小明,以及签约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 30
    / 07
    入夏以来,天气高温炎热,为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全局广大一线干部职工顶烈日、战高温、斗酷暑,传承发扬地勘行业“三光荣”精神和“四特别”优良作风,坚守岗位,挺膺担当,涌现了许多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高温下的坚守战高温 保精度 讲奉献 勇担当——物测队济南地下管线探测项目组一线施工写真七月的济南,骄阳似火,热浪翻滚,气象台的高温预警信号频繁亮起,城市如同巨大的蒸笼,地表温度有时高达摄氏40℃以上。就是在这样“烧烤”模式下,一群身着反光背心、手持精密仪器、汗水浸透工装的身影,依然活跃在济南市的大街小巷。他们是物探测量队测绘技术研究院济南地下管线探测项目组的成员,正与酷暑展开一场关乎城市“地下生命线”安全的无声较量。设备烫手,精度不降。济南地下管线探测项目成员承担着为城市绘制精准“地下脉络图”的重任。烈日炙烤下,柏油路面升腾着热浪,金属探测仪的外壳、撬动井盖的钢钎都变得烫手难握。然而,精度是探测工作的生命线,高温会让仪器参数产生细微漂移,也会让人心浮气躁,但数据容不得半点马虎。项目人员抹去滴入眼睛的汗水,专注地盯着仪器屏幕,耐心地进行着数据采集和比对。每一个井盖的开启、每一段管线的定位、每一次信号的解读,都在汗流浃背中力求精准无误。汗水为墨,绘制蓝图。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涉及区域复杂。为了避开交通高峰,项目人员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工作,又在热浪尚未完全退去的傍晚继续奋战。在狭窄的管廊、在毫无遮蔽的开阔地、在车辆穿梭的路口,他们忍受着扑面而来的热浪,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出白色的盐渍。他们或蹲或跪,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探测雷达等设备,汗水滴落在探测图纸上,晕开的痕迹如同他们为这座城市默默奉献的印记。该项目负责人尹天成说:“管线埋在地下看不见,但我们的工作关系到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城市运行。再热,也得把这张‘地图’画准、画全!”传承精神,诠释担当。“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在项目人员的坚守中得到了生动诠释。面对“烤”验,没有人退缩。项目组科学调整作业时间,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和饮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项目人员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高效推进探测进度。烈日晒黑了他们的皮肤、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装,却换来了精准数据和施工进度,他们默默书写着地勘人服务城市发展、保障城市安全的忠诚答卷。坐标济南,热浪依旧。物探测量队测绘技术研究院济南地下管线探测项目人员的身影,是这座城市炎炎夏日里一道动人的风景线。他们用责任对抗高温,用汗水诠释责任,用坚守确保城市“血脉”畅通无阻,为实现年度目标任务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 29
    / 07
    今年以来,煤系矿产团队坚持“地质立本、科技赋能”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发力,鼓励团队成员深耕煤矿地质构造精细探测研究,探索多技术矿井灾害融合探测。有效推动科研项目与生产经营和市场需求对接,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转化对接,取得了良好效果。聚焦地质构造精细探查,成功申报“屯宝煤矿隐伏断层发育规律及精准预测研究”项目,将从地质构造的基础研究入手,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方法,深入探究隐伏断层的形成机制与发育规律,致力于构建一套精准的隐伏断层预测体系,为煤矿开采的地质精细勘查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助力提升勘查数据的精准度与完整性。不断提升勘查技术手段,成功申报“基于连续跟踪瞬变数据修正的煤矿水害预测研究”项目,针对煤矿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瞬变数据的连续跟踪与系统修正,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与水文地质勘查理论,为提升煤矿水文地质勘查精度与效率开辟新路径,推动科研成果与煤矿水文地质精细勘查实践的深度融合,为煤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提供坚实技术保障。围绕地质构造引发的煤矿生产安全隐患,成功申报“隐伏陷落柱发育机理与突水模式研究”项目,针对矿区的隐伏陷落柱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系统的地质分析与技术攻关,为解决矿区实际生产中的地质隐患提供科学方案,推动科研与生产的深度融合。团队将加强项目成果转化,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为煤矿安全生产地质保障筑牢科技防线,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 29
    / 07
    1.河南局与河南省第七地质大队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日,河南局与河南省第七地质大队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进一步深入合作开展交流。双方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单位的发展情况和业务范围,希望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加强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落实具体合作项目、共同谋划推进省外及海外项目,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2.新疆院助力自治区联合地质灾害专项应急演练活动圆满成功▶近日,一场联合地质灾害专项应急演练活动在新疆院监理的呼图壁县省道101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五标段)顺利开展。此次演练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质局主办,地质环境监测研究院、自治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与新疆院携手承办。演练现场创新性的采用“主会场+现场指挥部”双线联动模式,全方位、全流程模拟应急调查、监测预警、隐患排查、会商研判等关键环节,为演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3.内蒙院与中化明达生态公司开展联学共建活动▶近日,内蒙院与中化明达生态公司前往集宁战役纪念馆联合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锤炼过硬作风”联学共建主题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参观了场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图文展板和实物陈列,通过染血的战旗、历史雕塑、记录烽火岁月的照片,生动再现了集宁战役的战斗场景,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深入引导党员干部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中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党性修养。4.内蒙院组织开展采购合规及平台使用交流培训会  ▶近日,内蒙院经营管理部组织召开采购合规及平台使用交流培训会。会议重点围绕总局最新采购管理制度展开讲解,详细梳理了采购请示、公告发布、文件编制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特别强调了电子采购平台与线下流程的差异点,包括供应商注册、投标评审等环节的新要求。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答疑,参会人员系统掌握了平台操作要点和风险防控注意事项。...
  • 29
    / 07
    近日,我队申报的“河北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应用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高分数据技术推广中心”),顺利通过中共河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现场审核。省局地质与科技处处长李学文,我队党委委员、队长王风才,党委委员、总工程师上官拴通参加活动。审核组听取了高分数据推广中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审查了相关申请材料,查看了现场办公环境及软硬件设施后,一致认为我队在高分数据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工作基础扎实、准备充分,领导重视程度高,组织架构科学,保障机制完善,岗位职责清晰,经费资源落实到位;高分卫星遥感领域专业技术团队配置合理,具备一定的应用推广能力,配套专业遥感数据处理软硬件平台,技术支撑条件完备;遥感应用项目经验丰富,覆盖行业广泛,取得的成果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王风才表示,此次审核通过既是对我队工作的认可,更是激励与鞭策。我队将以此评审为契机,不负信任与期望,全力以赴推进高分数据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力争早见发挥实效,为服务地方发展贡献专业力量。下一步,我队将紧扣高分数据技术推广中心核心职能,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人员队伍与专业设备建设,提升成果转化与服务支撑能力,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 29
    / 07
    原标题:山东大汶口盆地盐穴碳储潜力评价完成本报讯 近日,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承担的2023年度部省合作地勘项目“山东省大汶口盆地盐穴地下空间碳储潜力调查与评价”通过成果评审。据悉,该项目为山东省首个盐穴地下空间碳储评价项目。盐穴因其特有的密闭性、稳定性、自修复性等特征,可作为一种空间资源用于碳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可用路径之一。立足山东省大汶口盆地得天独厚的盐穴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先行优势,通过盐穴碳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要突破口,对于山东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项目通过三维地震精确刻画了盐穴的空间形态,查明了工作区地质结构和盐穴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了主要盐层的采动范围,分析了相邻盐腔之间的空间关系。在充分收集大汶口盆地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项目优选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层位,评价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条件及潜力,圈定碳储潜力区,确定了影响盐穴碳储潜力的主控地质因素;分析盐穴的可利用条件与碳储可行性,并推算了大汶口盆地的理论碳储量,为当地合理开发利用盐穴地下空间提供依据。...
  • 28
    / 07
    近日,无锡市测绘地理信息协会公布了2025年度无锡市优秀测绘地理工程奖评审结果,由中煤江苏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东亭变220kV进出线入地改造工程(沉降观测)项目”和“2023年锡山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物探项目(二标段)项目”分别荣获2025年度无锡市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一等奖和三等奖。“东亭变220kV进出线入地改造工程(沉降观测)项目”聚焦电力基础设施安全,通过精准实时监测,掌握在建电力施工结构动态位移变化情况,为电网施工安全与后期运维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保障电力工程稳定性与可靠性。“2023年锡山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物探项目(二标段)项目”通过“物探+测绘”综合技术手段,精准掌握地下各类管线分布情况,有效避免改造施工对原有地下管线的破坏,减少安全隐患和施工成本,为改造方案的科学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建设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勘研院始终秉持“深耕优势赛道、拓宽业务边界”发展导向,持续推进资质建设与技术革新,在电力、水利、城市规划等民生工程领域实现了业务规模和服务品质的双重跨越。未来,勘研院将进一步树立“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的品牌理念,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投身行业交流与合作,坚定不移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28
    / 07
    近日,勘测公司《拉萨贡嘎机场新建第二跑道项目勘察测量(勘察)》斩获2025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工程勘察一等奖。拉萨贡嘎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海拔3570米,建设场地属于典型的高原富水大面积填筑地基,工程重要性等级一级,场地复杂等级一级,地基复杂等级一级,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勘察工作面临古河道、特殊性岩土、复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老道面病害探查、复杂地下管网探查等难点,同时还存在高海拔春冬季低温缺氧环境作业、军民航不停航勘测、水上勘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疫情管控等因素条件,对整个勘察工作的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是巨大挑战。勘测公司凭借丰富的高原军民合用机场勘察经验,采用“空-天-地”一体的高原机场快速勘察系统,30天内完成任务并提交了高质量成果,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保障了工程安全。该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藏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份荣誉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勘测公司将把高原勘察中锤炼出的“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斗志延续下去,以“精勘细测、勇于创新”为指引,持续深耕勘察领域。未来,勘测公司将聚焦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技术突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更精准的勘察成果服务工程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28
    / 07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度10项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和10项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在北京揭晓省地调院属综合所独立提交的“四川省马尔康市党坝矿区探明超大型锂矿床”成果入选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四川省马尔康市党坝矿区探明超大型锂矿床四川省马尔康市党坝锂矿是由综合所探明的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矿区位于川西高原马尔康市党坝乡。截至2024年3月31日,矿区累计查明矿石量8425.5万吨,Li2O 112.07万吨(平均品位1.33%),伴生Nb2O5 7335吨,Ta2O5 4579吨(平均品位0.005%)。党坝矿床具有规模大、有用元素品位高、开采条件简单、矿石较易选等特点,是四川首个百万吨级的锂矿床,其锂矿资源量规模目前居亚洲首位。本次找矿成果有力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助推川西锂稀有金属资源基地建设,拉动企业对矿山开发资金的持续投入,促使找矿成果快速转化,为国家资源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悉,中国地质学会自2007年开始组织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活动,通过遴选在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成果,树立地质科技工作和地质找矿的先进典范,激励地勘行业学习先进,开拓创新,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推动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下一步➤省地调院将坚决贯彻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聚焦关键战略性能源资源,深化成矿理论研究与勘查技术攻关,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争取新获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创新性的重大找矿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展现新担当。...
  • 28
    / 07
    7月24日,甘肃煤田地质局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庆阳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座谈。庆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主持签约仪式,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秦绪文,甘肃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卫雄出席签约仪式。会上,甘肃煤田地质局、庆阳市政府分别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甘肃煤田地质局一三三队、一四五队分别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秦绪文表示,中心将充分发挥航空物探遥感的技术优势,与庆阳市政府、甘肃煤田地质局不断深化合作,促进加强协调联动,构建“共建、共享、共融”的合作新机制,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共同推动能源资源勘查领域创新发展,为推动地方自然资源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航遥智慧。张卫雄表示,甘肃煤田地质局高度重视与庆阳市和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合作,期待与双方在煤炭及煤层气资源勘查、自然保护地观测监管、三维数字模型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秉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理念,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就加强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基础性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水资源调查监测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会后,秦绪文一行参观了全国自然资源大模型训练中心(甘肃)及甘肃煤田地质局庆阳资源勘查院煤炭保护开采与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庆阳市副市长张小强,甘肃煤田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时玉祥、王德祖、高小明,浪潮智慧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孙平参加签约及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