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2
    / 02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评选出地质调查工作2023年度进展突出单位,江西省地质局两家单位榜上有名。省地调院、第一大队分别获评基础地质类、地质找矿类地质调查工作年度进展突出单位。省地调院聚焦公益职能,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强化科技创新赋能。2023年完成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地面调查3.76万平方千米,专项水文地质和生态环境调查1188.67平方千米,水文地质钻探14273.22米,地热钻探1750.49米。实现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全省覆盖。在土壤和地下水调查监测、生态修复和地灾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在丰城市丽村镇清丰河溃口抢险救援工作中,充分发挥地质技术优势,得到有关单位好评。2023年度,省地调院为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建设贡献了地质调查力量。第一大队多年深耕矿产勘查,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近年来,在锂、铁、钴、高纯石英、熔剂灰岩等资源勘查领域取得了重大找矿成果。实施的宜春市陶瓷土(含锂)矿整装勘查项目,2022—2023年提交了罗家山、水南、港口三处大型花岗岩型(锂云母)锂矿床,为宜春市锂电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的能源资源保障,为助力江西宜春打造“亚洲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此次评选旨在激励广大地勘单位担当作为,加快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
  • 19
    / 02
    近日,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开展的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推广工作中,由水文局实施的贵州凯里煤矿区喀斯特岩溶大泉污染治理工程,入选《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该工程旨在通过综合精细勘查技术方法、地下水系统演化控制系统、“采空空间”防控治理技术路径、“两场——四水”智能可视化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及基于采空空间控制的综合防控治理技术体系,形成一套系统的治理模式,对南方喀斯特地区岩溶大泉的污染治理具有指导意义。工程的成功入选,有效推广了水文局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创新成果,为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评选,是生态环保企事业单位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重要窗口,以及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选用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技术、装备和材料的重要平台。...
  • 02
    / 02
    1月12日,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永超会见了来访的中煤科工集团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根飞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局党委副书记李跟银,党委委员、副局长高小明,庆阳院院长赵志斌及局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中煤科工生态环境公司市场开发部及西安分公司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交流。王永超对叶根飞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中煤科工生态环境公司的前沿理念、先进技术、重大业绩表示钦佩,感谢中煤科工生态环境公司在项目技术方面给予庆阳院的大力支持。表示,中煤科工生态环境公司作为“老字号”央企的下属子公司,应时而生,体现了大型国企的责任与担当,也代表着传统煤炭行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我局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深化改革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作足延链强链文章的关键时期,与中煤科工生态环境公司座谈交流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李跟银介绍了我局的局情概况、找矿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等情况,以及庆阳院的钻探业务能力。叶根飞及随行人员介绍了中煤科工生态环境公司的基本情况、运行机制、关键技术、典型案例、项目合作模式等情况。表示,中煤科工生态环境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甘肃煤田地质局业务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和耦合性。希望与我局在煤炭绿色开采、矿山生态修复、采空区治理、固废资源化利用、污染土壤修复、压覆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合作。座谈期间,双方代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促进协议落实,确定庆阳院作为我局的牵头单位,西安分公司作为中煤科工生态环境公司的牵头部门,定期进行联络沟通。...
  • 02
    / 02
    1月11日,集团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召开煤层气技术合作交流座谈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辉主持座谈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志雄、姬永涛参加座谈。座谈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煤层气首席专家毕彩芹就煤层气、页岩气目前的勘探、开发现状、最新科研成果及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相关内容做学术交流;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何远信就页岩气、煤层气等煤系气勘探开发最新的规范、矿权相关的最新政策进行贯宣和解读并与做了深入交流。谢辉全面介绍了目前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陕煤地质集团有关煤层气勘探开发及矿权相关情况,并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专家进行技术和政策宣讲表示感谢,并就当前所遇到的技术、政策及矿权等问题与专家进行意见交换。谢辉表示,此次座谈会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陕煤地质集团合作的新契机,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但深部煤层气及采空区瓦斯未得到充分利用,并表示将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十四五”相关目标与其进行更深层次的业务合作交流;一三九水文公司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要以煤矿瓦斯治理、关闭煤矿的煤层气开发利用为切入点,共同在新赛道上发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立新功。集团原副总经理姚建明,集团副总工程师岳正喜,一三九水文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文革,油气钻采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郭文祥等参加座谈会。...
  • 02
    / 02
    1月19日,2023地热产业企业家论坛暨联盟年会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热与温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太白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地热界300余专家、企业家参会。会上,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主任、省“四主体一联合”地热能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张育平博士作了题为《陕煤地质集团地热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实践》的主旨报告,对陕煤地质集团近年来在地热能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应用情况作了系统介绍,并在论坛上首次推出了陕煤地质集团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眉县模式”。“眉县模式”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区域能源替代模式采用“整体规划—勘查—设计”一体化方式,从而保证项目三项为陕西省之最——地热水利用流量最大、提升温差最大、单机热泵功率最大;二是商务模式采用BOT模式,保证投资的长远效益;三是勘查开发模式采用综合物探精细勘查、供暖采用能源站+大温差梯级利用,以及高效回灌和地热水中氦气综合评价利用等。同时,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韩元红博士作了题为《陕西关中眉县地热能供暖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的演讲,对“眉县模式”中技术系统形成、关键技术和成果应用等情况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眉县模式”依托“陕西省眉县城区清洁能源供暖项目”,该项目由集团中煤新能源公司下属的新眉清洁能源公司建设和实施。项目实现了县城区域大面积地热能清洁化供暖,为关中地区首个地热井群联合供暖项目。项目被陕西省发改委授予“中深层地热能示范项目”,本次被授予“2023年全国地热与温泉行业优秀工程项目案例”。会后,与会专家、企业家一起现场参观了该示范项目。近年来,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地热能国际合作基地、西安市地热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地热研发平台,已在浅层地热能和中深层地热能的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形成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水热型地热能开发利用、“地热+”综合能源系统、碳减排评价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形成示范项目。其中本次推出的“眉县模式”对国内整个县城区域的清洁能源替代改造项目具有很好的引领、示范和指导作用,该模式的推出和应用能进一步加快水热型地热能的规模化开发利用,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双碳”目标落实。(文/图:李兵 刘俊 韩元红)...
  • 02
    / 02
    近日,经唐山市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评审,开滦股份中浩公司被正式认定为唐山市企业技术中心。该项认定标志着公司在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近年来,中浩公司传承开滦创新基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优化创新发展的人才环境、激励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生产痛点、堵点、难点和“卡脖子”技术发力科研攻坚,装置产量逐年突破,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生产成本大幅压缩,公司经营业绩连年增长;把握产业升级主攻方向,全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多个创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育新突破展现出新前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公司连续三次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入选2022年首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拥有省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河北省煤基精细化工技术创新中心”,获评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A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近三年,获得自主知识产权23项,进入实质审查发明专利5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团体、企业标准11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 02
    / 02
    2023年12月10日,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所属企业长春吉勘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正式签订《阿尔及利亚奥兰30万方海水淡化项目〈翻板滤池〉设备采购》(含技术服务)项目合同,合同金额1093.6万元。今年7月,我国与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签署联合声明,其中特别提到在“新阿尔及利亚”愿景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深化海水淡化领域合作。该项目的承接,是省煤田地质局积极响应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促进开放合作提质增效,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工作部署的行动体现,彰显了国有地勘单位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不仅标志着省煤田地质局水处理业务成功迈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更标志着我局水处理技术达到了新高度,水处理品牌效应实现了新跃升。下一步,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将全力以赴做好阿尔及利亚对外项目,并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加快人才培养,努力把水处理业务做优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于民生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
  • 01
    / 02
    “浴”雪奋战!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寒冬凛冽,暴雪突至时令虽至,心却温暖因为寒潮中有这样一群美丽的地质人战风雪保生产践行“三光荣”“四特别”地勘精神全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江苏局-乌鲁木齐米东区地热资源勘查项目,物测队队员正在进行野外物探作业,初步圈定地热异常区范围,为进一步开发地热能提供数据支撑。广东局-山东滨州年产40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迁建升级项目桩基工程,工作人员进行测量放点,为旋挖灌注桩及CFG桩提供桩位保障。广西局-河北邯郸梧桐庄矿地面水射流径向水平破煤瓦斯治理补充工程(二期),施工人员正冒着大雪进行定向设备维护、调试,保障设备正常运转,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水文局-河北邢台矿西井9100采区地面区域探查治理二期工程,工作人员运送电缆,抢工期、赶进度,奋力推进项目建设,保障西井首采面安全回采。江苏地研院-山西晋中市地面瞬变电磁勘探项目,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调试设备,进行地面电磁法探测,为煤矿防治水提供物探保障。青海局-青海省都兰县沙柳河沟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技术人员行走在探槽编录的路上,项目实施后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01
    / 02
    2024年1月19日至20日,2023年度中国地热温泉产业会议暨联盟年会在宝鸡市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热与温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西太白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地热协会共同主办。本届大会以“分享产业发展经验--探索行业趋势未来”为主题,以“合作、发展、共创、共赢”为宗旨,解读并分析地热产业宏观经济形势与技术创新引领;探讨并研究勘探、钻井、浅层、中深层与干热岩及其温泉开发利用等话题。大会汇聚了400余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通过主题报告、高峰对话、应用分享、展览互动、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共谋发展、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助力产业健康发展。论坛主旨演讲由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廷会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强,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李宁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俄罗斯外籍院士张发旺,吉林大学环境与新能源学院院长许天福,分别就清洁能源发展、双碳理念实现,我国能源战略问题思考与对策,地热发展历程,地热对清洁能源走廊建设的作用及意义,超临界地热多相流反应溶质运移实验与模拟等议题发表演讲。在颁奖典礼上,一六一队荣获了“突出贡献单位”奖项,完成的“新源县那拉提地热勘查”项目被评为“优秀工程”,2位专业技术人员还分别荣获了“突出贡献人物”及“突出贡献个人”奖项。今后,一六一队将继续发挥在地热领域的专业优势,加大科研力度,对地热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地热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地热能勘探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地热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和清洁能源事业贡献一六一队力量。...
  • 01
    / 02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了2023年度优秀地质调查队伍名单,中化局地研院、一勘局一一九队榜上有名,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工作成果,分别获评基础地质类优秀地质调查队伍、水工环地质类优秀地质调查队伍称号。2023年,中化局地研院聚焦重要化工矿产资源勘查研究,坚持国内、国外双管齐下,强化科技创新赋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服务国家资源战略规划和产业布局取得新进展,提交硼矿等34个矿种的国情调查方案,并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部门、山西兰花集团等单位提供国情调查专业技术服务;提出的长江经济带磷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为自然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编制提供了依据。支撑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聚焦重要含盐盆地和重点成矿区带,在钾、锂等紧缺战略性矿种兼顾萤石、磷矿等优势化工矿产领域中全面发力,承担矿产调查评价和勘查项目26项,找矿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科技创新取得新进步,获得科技奖项13项,授权专利13项,联合地科院资源所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含盐盆地钾盐成矿规律、勘查技术与增储示范”项目,牵头成功申报新疆科技厅“同位素标记法探索罗布泊矿区卤水流场研究”等项目,编制完成《卤水分析方法》团体标准。一勘局一一九队聚焦主责主业,深耕地质勘查与生态地质领域,提交查明煤炭资源量38.5亿吨,解放煤炭资源量1100万吨,针对我国复杂构造矿井特殊地层底板注浆改造工艺及新型注浆改造材料研发技术难题开展系统研究,为煤矿带压安全开采提供绿色、经济、环保的科学处理方案。打造科研平台,推动创新发展,依托“河北省煤矸石注浆充填技术创新中心”继续开展相关科技研发项目,成功申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邯郸市“创新平台”“煤层底板注浆改造技术创新中心”,并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底板奥灰水注浆治理关键技术和保水开采区域治理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研究。通过各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固废处置和区域治理技术实力,培育相关技术人才,打造一批业内先进的项目施工和管理队伍,同时推动固废处置和区域治理技术在相关项目的推广应用。加强科研工作的整体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以生产项目、科技项目为依托,做好关键技术攻关,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承担实施13个技术攻关科研项目,取得显著成绩。中化局地研院、一勘局一一九队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地质立本 科技赋能”发展理念,探索找矿新技术、新方法,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