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2
    / 04
    1952年5月正式成立京西矿务局地质钻探队,5月市委工业部任命张佃富为队党支部书记兼队长,6月矿务局调杜增玉到钻探队任队长,8月任命张冲为副队长。至此钻探队党政工团干部配齐。1952年5月,京西矿务局地质钻探队成立。1954年8月,易名为华北煤田第一勘探局第四钻探大队。1955年6月,易名为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118队,后易名为北京矿务局地质勘探队,并于2001年随集团公司更名,改名为北京京煤集团地质勘探队并延续至今。1、北京京煤集团地质勘探队前身,即京西矿务局地质钻探队成立文件影印件(图片)2、蒋振清钻机——北京京煤集团地质勘探队第一台钻机,于1952年4月21日在城子矿井开钻。开孔层位:上窑坡  中孔层位:下窑坡  钻孔深度:117.34米3、大东方海鲜酒楼地热井钻井深度1604米,水温50度,下入各级套管1200米,是地勘队历史上钻凿深度最深的水井。4、公司转型升级采购的第一台30米长螺旋钻机5、机修厂研制锚杆钻机     6、日本英寸测量仪器    测量仪是昭和11年,即1936年,于日本东京株式会社玉屋商店出品。公司早期使用的比较先进的测量仪器该仪器具有定向罗盘和测绘功能,在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7、岩石标本(石炭二叠纪)8、岩石标本(侏罗纪)9、北京西南部岩石标本...
  • 22
    / 04
    1.中国首次航测技术输出    1990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在全国测绘行业中率先走出国门,通过国际竞争中标“巴西国土资源整治航测工程”,创汇近千万美元。这是我国第一次将航测技术输出国外中标世界银行贷款的国际项目。2.中国首家承印外文版高档图集    1990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印刷的《多哥国家地图集》,成为我国第一家承印外文版高档图集的单位,结束了我国不能承印国外高档图集的历史。3.国内首次使用航测技术完成大城市地籍测量    1993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承担的《南京地籍测量及地籍信息系统》,是国内首次用航测技术完成大城市地籍测量,并建立了城市地籍管理系统。4.国内首次在高速公路勘测中应用数字测绘技术、在工程地质调查中应用航空遥感技术    1993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在新疆首条高速公路——乌鲁木齐至奎屯高速公路建设中,国内首次在高速公路勘测中应用数字测绘技术、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完成线路基础控制测量、应用抵偿独立坐标系,首次在工程地质调查中应用航空遥感技术。5.引进国内首台数字航摄仪    2001年煤航引进了国内首台数字航摄仪——DMC数字航摄仪。DMC数字航摄仪由德国Z/I IMAGING公司生产,是全球第一款利用面阵CCD记录影像的数字航摄仪,是传统胶片航摄系统划时代的转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摄仪。引进后被广泛用于城市大比例尺测图,铁路、公路选线规划、国家基础航摄等领域。代表项目有洛阳大比例尺航空摄影、西安市区大比例尺航空摄影、香港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航空摄影测量工程等。...
  • 22
    / 04
    【老图片 老故事】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所有物品存放于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博物馆) 一、测井      电法仪(模拟仪):上世纪60年代“云南199煤田地质勘探队”成立时电法分队使用的第一台地面电法勘查设备,应用于云南省滇西盆地电法找煤普查。     测井记录仪(模拟仪):上世纪60年代“云南198煤田地质勘探队”成立时使用的,钻探分队应用于云南省滇南煤田地质勘探钻孔测井。      示波器:上世纪60年代“云南198煤田地质勘探队”成立时使用的,用于测井组对测井仪器维修及信号跟踪。二、测量、通讯    威尔特T1经纬仪:度量水平及垂直角度的测量仪器,云南煤田地质勘探队建队时的第一台测量仪器。   半站仪:经纬仪水平角及垂直角测量,机顶加装的测距仪距离测量,加测距离,使得三角网测设有了更多选择和更高精度。 电话机(防爆):用于矿山井下通讯    对讲机:用于上世纪60年代用于测量、地质填图、普查通讯设备   罗盘:加拿大制造 钻机: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陈列馆展示钻机。 ...
  • 22
    / 04
    【老图片 老故事】                   编者按: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煤炭地质分会面向全行业组织了珍贵信物、图片征集活动,展示我们地质勘探国家队曾经的攻坚克难、取得的重大突破等,激励煤炭地勘职工立足新时代,传承好传统,展现新作为。地勘单位踊跃参与,深表感谢。我们将在分会网站陆续选登部分优秀作品。1976年3月8日,成立于山东煤田地质公司第一勘探队的三八女子钻机组,从1976年3月至1980年1月,先后共有3批59名姑娘加入这支由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姑娘组成的地质“娘子军”,带着“不怕苦,不怕死”的信念,扎进微山湖畔偏远的农村,抡大锤、爬高塔、抢开钻,她们用小小的身躯扛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实践着“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铮铮誓言,机长冯朝兰同志荣获山东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机组荣获全国“特别能战斗的钻机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尖兵。...
  • 22
    / 04
           4月15日,由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广东煤炭地质局二0二勘探队实施的南雄盆地中-新生代地层钻探项目在南雄市油山镇红沙岭举行开工典礼。项目科研带头人、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培震,中科院院士王成善、成秋明亲临现场指导。       此次钻探是获取南海北部南雄盆地1000m厚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岩芯,为南海及其周缘地区构造演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为《环南海地质过程与灾害响应》科研项目进行钻探取样提供专项技术服务。       据悉,南雄盆地项目是中山大学和广东局“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打造地勘科技新高地”的第一次尝试,对广东局在地质成因科考钻探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对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入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具有重要意义。...
  • 21
    / 04
           4月14日,受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委托,研究院承揽了山东省首个压缩空气盐穴储能溶腔刻画项目。       该项目通过三维地震和电法等物探手段精细刻画采卤盐穴溶腔形态,解释溶腔通道位置、空间形态、顶板厚度、上覆地层完整性等,通过靶向精准定位技术,确定腔体位置与空间展布。       据悉,该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中的新能源综合开发项目,也是全省第一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被列入2020年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名单。该项目采用的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开发生产,为目前国际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最高纪录。...
  • 19
    / 04
  • 19
    / 04
           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4月13日,煤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赖百炼一行到吉林省煤田地质局进行考察交流。       座谈会上,赖百炼介绍了集团的基本情况、发展历史、主要业务、技术创新等,并现场展示了全球卫星在轨运行实况系统、煤航云平台、陕西省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空间数据成果展示系统、营运车辆主动安全防御系统、重型柴油车OBD远程监控系统等应用平台。       吉林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崔勇对赖百炼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吉林省煤田地质局基本情况、吉林省煤田地质系统改革发展情况,并就近年来的地勘行业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等作了交流分享。       会上,双方在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并就多领域合作提出了实施路径。双方将整合各自技术、市场等优势资源,建立沟通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落实落细合作项目,为推动地勘行业转型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16
    / 04
           4月10日18时10分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呼图壁县雀尔沟镇丰源煤矿矿井在技术改造过程中突发透水事故。4月11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接到应急管理部指示,迅速行动,派出杜兵建、董恒义两位救援钻井专家立即前往现场勘查情况,指导协助救援现场钻井队伍,组织钻孔救援工作,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 16
    / 04
           近日,一勘局勘查院山西市场传喜讯,成功承揽山西省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标金额1500余万元。       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生态山西”战略的重要内容。该项目主要以边坡治理、场地整治、土壤重构、生态复绿等手段,实现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土地功能,最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是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想的重要实践。       该项目的成功中标,是勘查院贯彻“聚焦转型、变中求胜”年度方针,发挥一勘局公司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军的特殊优势,积极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地方“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的具体体现,进一步提升了一勘局企业品牌知名度,为总局“美丽地球”建设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